2025年8月,泉州港石井作业区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满载着福建制造工程设备的"海丝明珠"号滚装船鸣笛启航,标志着泉州至欧洲的定期滚装运输航线正式开通。这条跨越亚欧大陆的"钢铁驼队",不仅填补了闽南地区滚装运输直航欧洲的空白,更成为"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"新的物流支点。
破局:从"零"到"链"的跨越
此次航线由泉州交发集团与欧洲最大滚装船运营商联合运营,每周一班,途经新加坡、苏伊士运河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港。相较于传统集装箱运输,滚装船"即到即卸"的特性使工程车辆、新能源设备等大件货物运输效率提升40%。泉州海关数据显示,航线开通首月即完成12批次、超300台套机械设备出口,货值突破1.2亿元。
赋能:制造业与物流业同频共振
航线背后是泉州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。作为全国重要工程机械生产基地,泉州拥有晋工机械、南方路机等20余家行业龙头,年出口大型设备超5万台。晋工机械总经理表示:"过去欧洲客户要求CIF交货,我们只能通过上海中转。现在家门口装船,单台设备物流成本降低23%。"更值得关注的是,航线同步搭载跨境电商包裹,形成"大件走滚装、小件乘快递"的立体出海模式。
谋远:构建海丝核心区物流枢纽
在RCEP框架下,这条航线被赋予更深远意义。泉州已与安特卫普港签署协议,计划2026年实现"中欧班列+滚装船"多式联运无缝衔接。业内专家指出,当传统集装箱运输面临地缘风险时,滚装船的专业化、灵活性优势将更加凸显。正如泉州发改委负责人所言:"我们不仅要建港口,更要建规则、定标准,让'泉州价格'成为全球滚装市场风向标。"
站在石井作业区远眺,橙红色岸桥与蔚蓝海面构成鲜明色块。这条新航线的每个航次,都在为"海丝"注入新内涵——当古代商船载着瓷器茶叶远航,今日巨轮正运载我国制造改变世界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