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8日,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扩建工程传来捷报:随着第4标段左幅路面开放通行,这条贯穿湖北的南北大动脉正式进入通车倒计时。项目全长157.79公里,总投资210.1亿元,计划2025年底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,日均车流量将从目前的15.2万辆提升至25万辆,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技术突破:从“边通行边施工”到“智能建造”
面对日均数万辆车的通行压力,项目团队采用多项创新技术:
装配式施工:涵洞、墩柱等构件实现100%工厂化生产,施工效率提升66%,劳动人员减少50%;
无人化摊铺:沥青路面采用全断面无人集群化智能碾压工艺,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;
移动钢护栏吊装工装:破解导改难题,工期缩短50%,人工投入减少80%。
工程挑战:18米高空“三层立交”精准拆除
8月20日,项目完成最后一批桥梁拆除任务,其中武汉西互通匝道桥为三层立交桥,最大净空高度达18米。施工团队通过BIM技术模拟拆解流程,采用“分层切割、整体吊装”方案,确保跨主线作业零事故。该项目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已于2024年底合龙,其主跨480米斜拉桥设计,将原桥通行能力提升3倍。
经济价值:激活区域发展“黄金走廊”
改扩建后,京港澳高速湖北段将成为连接中原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“超级动脉”:
物流成本降低:武汉至郑州车程缩短至3小时,预计年节省物流成本超10亿元;
产业协同加速:光谷科创大走廊企业可更高效对接京津冀资源,促进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发展;
文旅联动:沿线的孝感、随州等地将纳入武汉“2小时文旅圈”,助力乡村振兴。
行业标杆:树立高速公路改扩建“湖北标准”
作为湖北省首个八车道改扩建项目,其经验已被纳入交通运输部《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指南》。项目首创的“老桥体检-有限元仿真-体外预应力加固”技术体系,为全国2.8万公里存量高速改扩建提供范本。正如湖北交投集团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建一条路,更要为行业立一套标准。”
从1998年汉江特大桥奠基,到2025年八车道贯通,这条承载着湖北发展记忆的高速公路,正以“中国速度”与“中国智慧”开启新篇章。当最后一段护栏安装完成,京港澳高速湖北段将不仅是交通线,更将成为驱动区域协同发展的“经济引擎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