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抖音与芒果TV联合出品的纪实类综艺《半碗人间味》正式开播,节目以“自家的那碗味”为核心,通过美食为载体,挖掘家庭记忆中的情感密码。开播首日,抖音话题#我家的味道#阅读量破2亿,芒果TV站内预约人数超500万,这场“大小屏联动”的尝试,正以烟火气撬动全民情感共振。
一、节目内核:从“一碗饭”到“一段情”
《半碗人间味》摒弃传统美食综艺的“猎奇”路线,转而聚焦普通家庭的餐桌故事。首期节目中,90后北漂女孩用妈妈寄来的腊肠复刻“外婆的腌笃鲜”,却因水盐比例失衡泪洒厨房;贵州山区留守儿童在支教老师帮助下,用野菜做出“爸爸打工前常做的酸汤鱼”。这些真实片段被观众称为“泪点收割机”,微博热评称:“原来最珍贵的菜谱,都藏在亲人的电话里。”
二、平台联动:打破次元壁的“互动”
抖音:全民UGC共创
节目发起“一碗烟火挑战赛”,用户拍摄自家特色菜视频并添加话题,即可获得流量扶持。数据显示,首周投稿量超10万条,其中“奶奶的手工饺子”“爸爸的糖醋排骨”等素人内容获赞超百万,形成“官方节目+用户故事”的生态闭环。芒果TV:深度叙事赋能
长视频平台承担“情感放大器”角色,每期节目穿插3个家庭纪录片,并邀请心理学家解读“味道记忆”背后的心理学机制。如第三期通过脑波监测发现,闻到“妈妈的味道”时,受试者海马体活跃度提升40%,科学佐证强化情感共鸣。
三、技术赋能:AI让“味道”可触摸
节目引入“味觉可视化”技术,用户上传菜品照片后,AI可分析食材成分并生成“情感指数”。某用户上传“已故祖父的梅干菜烧肉”,系统不仅识别出陈年梅干菜的年份,更通过大数据匹配到500个相似家庭故事,形成“云端家谱”。这种“科技+人文”的融合,让传统美食综艺升级为情感数据库。
四、社会价值:从屏幕到现实的温暖传递
节目与“免费午餐”公益项目联动,每条优质UGC视频将折算为10元善款,用于改善乡村儿童营养。开播两周,已筹集资金超80万元,并促成10所小学建立“家庭菜谱角”。正如总导演所言:“我们不是在拍节目,而是在建一座连接代际与地域的情感桥梁。”
结语
《半碗人间味》的火爆,本质是“内容为王”时代的一次精准突围。当抖音的碎片化传播遇上芒果TV的深度叙事,当科技温度碰撞人文情怀,这档节目证明:真正的好内容,永远能戳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这碗饭,吃的是味道,品的是人生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