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寿光市蔬菜产业集团的“番茄森林”智能温室,仿佛踏入未来农场:无土栽培的串收番茄藤蔓攀援在立体支架上,每株挂着6-8层果实,红艳艳的番茄在LED补光灯下泛着光泽。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,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作物需求准确供水供肥,AI摄像头则24小时“盯梢”虫害。
“这里每平方米年产量达50公斤,是传统大棚的5倍。”技术总监李明轻点手机,屏幕立即显示当前番茄的糖度等品质指标,“从播种到采收,全程数字化管理让番茄实现了‘定制化生长’。”
寿光,这座以“蔬菜之乡”闻名的城市,正通过设施农业升级重塑产业格局。2025年,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,其中智能温室占比超30%,形成从种苗研发、标准化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。在稻田镇的蔬菜种业硅谷,编辑技术培育的抗坏、耐储运番茄品种已占市场份额的40%;在文家街道的食品产业园,番茄红素保健品、低糖果脯、冻干番茄片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,年产值突破30亿。
“设施农业的升级,让寿光番茄从‘论斤卖’转向‘论个卖’。”市农业算了一笔账:普通番茄田头价每斤2,而智能温室生产的串收番茄可卖到每斤15,附加值提升6倍。目前,寿光已建成亚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,产品出口26个地区,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.2万。
夜幕降临,智能温室里的补光灯渐次亮起,宛如繁星坠落田间。这片充满科技感的“蔬菜工厂”,正引领农业向高效、绿色、可持续的未来迈进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